潢川金桂第一人:王长海
 
 
 
用户名:
密  码:

忘记密码?

联系人:王长海
电 话:0376-5518528
传 真:0376-5519598
网 址:http://www.hcjg.net
E-mail: sjzx01@163.com
地 址:河南省潢川县
万亩精品园区

 

 
 


潢川金桂第一人:王长海

作者:杨峰 文章来源:杨峰个人新浪微博

潢川是金桂之乡,“潢川金桂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
桂花又名木犀花,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质坚皮薄,叶长椭圆形面端尖,对生,经冬不凋。花生叶腑间,花冠合瓣四裂,形小。乾隆35年《光州志·卷二十八·食货志(下)》记载:“木之属有桂,一名木樨花。有红、白、黄三种。”各种版本的《光州志》以及地方文人士子的文集中,都留下了很多和桂花有关的诗篇,如王建的“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”张九龄的“故乡临桂水,今夜渺星河。”刘方平的“明朝南岸去,定折桂枝花。”刘绘的“商家盐梅正须待,淮南小桂安足夸。”刘黄裳的“桂树何团团,白石何齿齿。”“缑岭半疑笙韵落,小山浑似桂阴开。”杨谷诒的“侵檐老桂百年绿,当户盘松四叶青。”黄俭在南湖堤上的“午雨未成风乍转,隔堤遥迸木樨香。”等等。这些都是潢川桂花悠久种植历史的有力佐证。

金桂之乡的潢川,位于河南省东南部、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淮河的南岸。气候温润,雨量充沛,处于亚热带北部,与暖温带交界,是热带花木北移和温带花木南迁的适生地。改革开放后,潢川的卜塔集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。

金桂给潢川带来了历史风情和特色,潢川人民也对金桂有着特殊的感情,是潢川的“市花”。周边地区,说到潢川,就能联想到金桂;说到金桂,又会不自主地想到潢川。但是,“潢川金桂”作为一个被国家、被世界所认可的植物名称,并不久远。说“潢川金桂”,说“卜塔集花乡”,有一个人就不能不提,他就是王长海。

王长海(后排中)与上海交大博导、《中国桂花》作者杨康民(后排左三)、华中农大教授王彩云(后排右三)等在卜塔集老家院子里的两棵母本“潢川金桂”前合影
身残志坚,靠技术吃饭

王长海1964年8月29日出生于潢川卜塔集一个普通的农户。细心观察可以发现,王长海走路时稍微有些颇,那是1973年正月二十九王长海9岁时遭遇车祸,双腿受伤后留下的印迹。一百多天的住院经历,让王长海永生难忘。在农村,成年后将面临着繁重的农业劳动,双腿有伤的孩子今后该怎么生活?这让王长海的父亲陷入了思考。在卜塔集,河水泛滥造就的沙土地以及地处淮河南岸,是南北植物引种的过渡性地带,一直就有种树、种花的历史。“孩子腿上有伤,今后要靠技术去生活”就是王长海父亲当时最朴实的想法。“让孩子学习花树嫁接”,他觉得这能作为孩子今后生活依靠的“技术”。也就是从这之后,王长海课余就在父亲有心的培养下,走进了他今后会从事一生的事业:植物培植,花卉产业。

1981年初中毕业王长海就下学了。当时百废待兴,老百姓还在解决温饱阶段,在国内做苗圃根本不赚钱。日复一日,一百棵、一千棵、一万棵的重复扦插,繁重而又枯燥,这是很多人都吃不了的苦,也看不到希望,纷纷改行。而王长海出身寒门,他没有报怨,艰苦的生活也磨练了他坚韧的性格。王长海先生告诉我说,“那时我就骑着自行车,一次带着一两百棵花苗,周边两百公里的大小集镇我都跑到了。一棵花苗一棵花苗的、块儿八角地卖。”相比父辈,王长海又是幸运的,他赶上了一个伟大的、变革的时代。八十年代,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,在摸着石头过河中,王长海靠花木积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聊天时,王长海自豪地说:“当政府还在宣传报道万元户时,我已经有了十几万了。”

从进入苗木行业以来,除了卖花卖苗,王长海就是潜心钻研栽培技术,虚心向身边的“土专家”请教,任劳任怨,埋头苦干,掌握了扎实的业务技能。据说,他从学习花卉嫁接生产至今,收集学习研发了72种嫁接方法。

学习景观设计

稍微有了些积蓄的王长海卖花卖苗的范围越来越远,班车带货乃至包租农用四轮车拉苗木,不再局限于自行车的范围了。1991年,王长海的苗木生意做到了当时的安阳林县。一传十十传百,林县人民医院、林县的各个学校都使用了王长海的苗木做绿化。给单位做景观规划、绿化不像简单的卖花卖苗木,跑市场中,为了让客户接受,总要先画上一个效果图,至少要让单位满意才可以开始施工。于是王长海先生硬着头皮开始画图纸。由于他天资聪慧,图纸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,为他的花木销售赢得了先机。由此,他得到了灵感,开始全力钻研园林规划,并于1991年成立了自己的专业设计室。据说,随着他绘制效果图的名气越来越大,当时卜塔集很多花农都找他绘制过效果图,王长海自豪地说,“我画的图纸也为卜塔集花木之乡的扬名做过贡献。”

回忆中,王长海说很感谢山西阳泉园林处的葛春生先生。当时是葛春生告诉他说,“你绘的图虽然好,实用,但不规范,也不标准。”据说当时葛春生手上有一本沈葆久先生的园林规划设计书籍,里面有沈先生的宅电,恰逢1999年昆明世博会召开,而王长海先生在世博会“豫园”中也有送展的花木,就这样第一次见到了这位毕业于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,曾在深圳市规划局、深圳建筑设计公司任职,极富盛名的园林规划大师沈葆久先生。王长海以一颗真诚的心感动了沈先生,并获得了他的指点。之后,王长海的画作逐渐得到业界专业人士的认可。经过20多年的发展,王长海的园林设计室已经成为集园林规划设计、3D技术、场景动画等各项功能为一体的专业设计单位,为他的事业腾飞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。

 

创新销售渠道,成立开元园林公司

 

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苗木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。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,王长海果断出手,又成立了自己的园林施工队伍,并获得“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二级资质”。先后承接濮阳市热电厂、石家庄师范学院等大量景观绿化工程,多次获工程优良证书。园林工程的承建不仅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利润,而且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。

在稳健经营苗圃的同时,王长海也同步做苗木配送。依托苗乡20多万亩苗木基地及众多加盟单位,成立了潢川开元花卉集团配送中心。配送平台凭借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,整合各地资源,实行订单农业,推行统一的质量标准,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苗木产品和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务,为潢川苗木外销建立了一条稳定的渠道。

2004年,王长海主办了“河南花木网”(www.hnhm.net.cn),经过十年的发展,该网站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花木行业网站,为千千万万苗农苗企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,促进了花木行业的健康发展。为此,CCTV经济信息联播还曾做过《河南潢川:花木之乡农民网上挣大钱》的专访。随后王长海又创办了潢川金桂网、中国桂花网等网站。这位爱专研,善学习,在花木培植技术上让花农心服口服的“土专家”,在互联网一统天下的社会又摇身变成了“电商达人”。

 

 

 

 

“把花木市场搬到网上,一方面采购商可以实时查询比较各地花木行情,另一方面花农能直观地展示自己的花木产品,接受工程单位的在线询价。”王长海说,“过去潢川花木经纪人需要全国各地满天飞,跑信息找市场。如今好了,鼠标轻轻一点,全国市场信息瞬间汇聚。”

触网之于花乡的魅力,我们通过一则报道,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貌。《河南日报》2018年1月消息:“随着潢川花木纷纷‘触电’,随之带来了花木种植‘订单生产’。寒冬季节,王长海的开元园林基地里110余亩的北美海棠长势正好,这是新疆客户通过电商平台下的订单。北美海棠在新疆种植难度较大、生长缓慢。潢川地处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是热带花木北移和温带花木南迁的极佳驯化地。王长海在潢川基地培植成树径5厘米以上的工程苗木,每棵平均售价能达到150元以上。新疆客户买回去可以直接移植到项目地块上,生长周期就会大大缩短。”

为了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富裕,王长海还带头创办了金桂花卉专业合作社、林业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,统一技术、统一购销、统一农资、统一管理,起到了较好的带动引领作用。

2006年,王长海创办了开元园林公司,他的事业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。目前,开元园林已经发展为集苗木种植、研发、配送、施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苗木企业,公司员工260人,下辖14个分公司和12个苗圃基地,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,花卉、苗木达150多个属类,1600多个品种。谈到这些成绩,王长海感慨地说:“只有耐得住寂寞,顶得住压力,持之以恒,长期坚持,才能取得成功。”

 

客户至上

 

“一个有良知的苗木企业,应当坚持客户至上,在售苗时,不单要供好苗,更要提供贴身的技术服务,只有客户赚了钱,你的企业才能做的长远。”这是王长海经常说的话。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这些年里,他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,从而与客户建立了牢固的信赖关系。

王长海经营花木生涯中,在一次全国性的苗木颁奖活动中,他第一次认识了三红紫薇,刚一接触,就被新品种紫薇的巨大发展前景所吸引,在没有仔细考察的情况下,就从常州一家公司引进了三红紫薇小苗9万株,并以此为母本进行嫩枝地扦,结果扦插成活率不足10%。“由于当时售苗公司没有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,结果小苗成活率极低,不单白白浪费几十万元资金,更是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。”回想起当时的情形,王长海痛惜之情溢于言表,“痛定思痛,除了自责,我更加意识到,把技术提供给客户比卖苗更重要。”

苗木作为商品,与一般商品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,一般商品买了以后,基本上不需要技术服务,即使需要,市场上也能很容易找到。而苗木是一种特殊商品,技术要求高,受时间、地域、设施、资金、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,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就会造成引种失败。正是看到苗木的特殊性,王长海坚定了自己的信念,不单要给客户提供好苗,更要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,量身制定投资规划,免费提供技术咨询,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。

创新发展,做一位有思想的儒商

“一个苗企能否长远发展下去,不能只看大小,创新能力才是衡量的标杆。”王长海说,“依托自身的技术资金优势,把潢川本地优良品种发扬光大,这是我最大的快乐!”王长海想到做到。

首先,打造拳头产品。潢川苗木多为小规模分散种植,虽然生产面积增加到20多万亩,但由于种植水平相对落后,缺少大规格工程苗、标准苗,更缺少精品苗,苗木档次低,竞争力不够。潢川有20多家国家二级以上资质的园林绿化工程公司,身处苗乡,但仍需从外地大量调苗。针对这一现象,王长海认为必须找准突破口,推进苗木标准化生产,提高产品质量。他选中的突破口就是本地特产“潢川金桂”。为此,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,积极奔走于政府机关、园林苗圃、科研单位,搜集了大量数据资料。2009年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合制定了《潢川金桂产品等级划分标准》《潢川金桂繁育技术标准》,在他的带领下,“潢川金桂”作为一个独立的桂花品种,实现在国际登录中心登录。“‘潢川金桂’的登录标志着其已成为全世界认可的桂花品种,开创了潢川花卉植物被国际命名的先河,结束了长期以来金桂品种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的局面。”说及此,王长海一脸的自豪。

其次,拉长产业链条。任何行业发展都有周期,发展高峰时问题容易被忽视,若遇到发展低谷,很多苗农将遭受惨重的损失。怎样制定苗木发展规划,带领当地苗农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,是王长海苦苦思索的问题。经过认真思考,他选择了桂花深加工这个方向。桂花的用途特别多,比如,桂花茶、桂花酒、桂花汤圆、桂花糕,还有现在深受女性朋友喜爱的桂花精油。通过拉长产业链条,可以大幅度增加桂花产品的附加值,减轻行业周期带来的震动,并可带动数万花农共同致富。“这个年龄转行做加工业,风险肯定很大,但如果做好了,我们潢川苗农种植的金桂苗木将拥有一个稳固的市场,冒险还是值得的。”王长海语气坚定地说。

其三,狠抓科技投入。经过多年的扩张之后,苗木业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总体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。苗企必须抛弃简单粗放的经营方式,只有依靠科技创新,在新品、精品上取得突破,苗企才能长久发展下去。加大科技投入,对一般苗农来讲基本上是一句空话,由于规模小、效益差、技术力量薄弱,小苗圃基本没有这个能力。看到这一点后,王长海决定利用自身优势,集中资金、技术,为当地苗农树立一个发展的样板。几年间,开元园林通过挖掘、引进、驯化,累计培育优良品种50多个,无偿为花农传授科学技术知识280余条,引领带动潢川苗木行业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
潢川金桂第一人

潢川金桂花繁叶密,清香馥郁,在潢川有千年的种植历史。改革开放以来,潢川开始成规模培育金桂,形成了繁育、种植、园林设计、养护、产品加工一整套的产业链。标准化的生产已成为其主要生产方式,产业化的经营成就了一批专业化的公司和研究机构。现在,潢川金桂在全县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,种植范围发展到17个乡镇(场)、4个办事处和1个农场。这一地方特色品种已转变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。

潢川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“潢川金桂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,为此成立了组织,下发了“潢川金桂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一系列文件。2009年邀请省质监局组织专家组现场对“潢川金桂”地理标志申报工作进行初审,并实地考察了“潢川金桂”基地建设情况和产业化开发情况,审查了申报资料,上报国家质检总局。2010年12月21日,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0第146号公告,正式批准“潢川金桂”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这是潢川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是潢川县首个花卉国家级品牌,是国内金桂首个地理标志产品,也是河南省在花木行业中第二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。

王长海先生从厚厚的一摞证书中找出了“木犀属新品种国际登录证书”,此证书是由“木犀属品种国际登录中心”2009年授予王长海、吴桂林,命名“潢川金桂”的证书。证书中介绍:“该品种叶较宽而厚,叶面平展,基部宽圆,浓绿色,花浅黄色,与其它品种区别明显,性状稳定,一致性高,列入木犀属品种国际登录名录。”这张证书就是“潢川金桂”被全球花卉界认可的“国际身份证”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在王长海的公司,他很自豪地给我介绍着墙面上挂着的2011年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的“河南省著名商标——开元金桂”,2015年国际木犀属植物品种登录委员会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授予的“中国桂花品种基地”“中国桂花品种园”,以及2018年中国花卉报授予的“潢川金桂——2018年度全国十佳新优乡土树种”等奖牌。

“潢川金桂”地理标志产品的获得,对扩大潢川花木基地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。同时也为潢川金桂的质量管理、质量分级、产品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。而王长海先生以参与几项标准的制定,“中国桂花品种园”“中国桂花网”“潢川金桂网”“桂花产业”平台,以及丹桂育苗技术,桂花矮化盆栽生产技术流程,大桂花移植方法,桂花病虫害防治等核心技术技能,加之成熟的桂花酒、桂花茶、桂花编艺造型等技术,当之无愧为“潢川金桂”第一人。

交流中王长海先生告诉我说,潢川土生土长的桂花有金桂、丹桂、银桂,而今在他的桂花园中,已经有了115种之多(全部157种),其中日香桂、天香台阁、佛顶珠等十多种新品都获得了推广。

 

走出卜塔集,带动花木产业向周边发展

 

踏着落英缤纷的花瓣,与王长海先生漫步在他位于白店乡的“潢川金桂园”中正在盛开的梅园,听他娓娓道来的发展历程,介绍着身边一颗颗花木的习性。“河南开元园林生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”“潢川金桂花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”“中国花协绿化观赏苗木分会常务理事”“中国花协桂花分会理事”“河南花协绿化观赏苗木分会副会长”“潢川县花卉企业协会会长”等头衔并没有改变他质朴的个性。

 

 

 

2021年3月6日,作者与王长海先生在“潢川金桂园”中正在盛开的梅园

有人说“潢川金桂”成就了王长海,而我却以为正是他给了“潢川金桂”一个更广阔的世界。是他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建立了一家国内知名的现代化园林企业。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“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”,本人也被评为“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”。

“达则兼济天下”。2007年王长海以公司的名义给县政府提交了《潢川花木何处去》的报告,建议政府在国道两旁统一规划、各花木企业做不同的精品花卉园,形成十里花卉长廊;2009年王长海先生出任潢川县花卉企业协会会长一职;2011年,他走出卜塔集,在白店乡投资1600万,从合作社手中租地300亩,带头参加了由县政府牵头建设的“万亩花木精品博览园”项目。目前白店乡万亩标准化生产精品园、十里花木长廊等,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引下都已初具规模。

回忆过去,王长海先生总会说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,那两棵种在他家院子里的桂花树。就是用那两棵桂花树作为母种,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采集下大量的接穗,进行嫁接繁殖了成千上万棵桂花,它是模式的母本树,这也是后来被命名、并登录《中国花经》,成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的“潢川金桂”。“潢川金桂”成功国际登录后,爱好文艺的王长海为这棵母本桂花写了一曲《金桂之缘》,并亲自在舞台上演唱:

人有情、桂有缘,嫦娥植桂下尘凡。

秋翁护花流汗水,吴村百姓护花癫。

如今万亩桑麻地,金桂飘香溢满天。

人之恋、花之灿,培育新品靓豫川。

水城花乡添新秀,登录国际拔头簪。

文人墨客吟雅韵,挥舞羊豪把词填。

桂有缘、人之恋,中秋又到桂花园。

遍野枝头金灿灿,欢声笑语忘流连。

桂花树下饮桂酒,享受人生比蜜甜。

舞台上王长海演唱《金桂之缘》

1999-2009 © 潢川金桂花卉专业合作社 版权所有
地址:河南省潢川县万亩精品园区
电话:0376-5518528
技术支持:河南花木网

首页

一键拨打电话询价